- 註冊時間
- 2006-4-26
- 精華
- 在線時間
- 小時
- 米币
-
- 最後登錄
- 1970-1-1
累計簽到:2 天 連續簽到:1 天
|
" J6 u' \1 N0 w& B, M
1 r5 w' m' Q- F# P: o Q4 B7 N- b, {
/ ^# d. P8 ` p E% T
. @+ t3 Y z1 J) a' z, a' k% I
; ]) k1 E: b, T/ @
0 V7 e0 Z6 D7 D5 j8 ^& x% ?! ~" e8 A( v8 r! k2 N& i9 r6 v
【专辑名称】:Symphonies No. 9 第九交响乐(欢乐颂)4 g& p7 }( U( J- z* \5 z! |8 H2 i
【艺 术 家】:贝多芬0 I$ c, P5 A# s; I. o
【发行公司】:RCA
" J6 {. n+ v7 I$ ]1 ^【唱片编号】:74321930602( V0 I* ^, i+ t7 N# S# l/ [/ J
【录音时间】:1986
7 P3 `8 R) p- i9 b' H# M6 m1 b【发行时间】:2002
8 {! e5 e+ w m. I& F6 O/ u! x【乐 队】:NDR-Sinfonieorchester 北德广播交响乐团: q# |3 V) O$ q9 l. `
【指 挥】:Gunter Wand 旺德7 U$ r2 N& e) f* h R; W' n8 S) {
★专辑简介(摘自网络):, L) O1 p3 A5 V1 B1 @1 |3 E
在1912年,出生了好几位出色的指挥家:Erich Leinsdorf(1912-1993),Sergiu Celibidache(1912-1996),Georg Solti(1912-1997),Gunter Wand(1912-2002),Kurt Sanderling(1912-)。进入2002年,Sanderling宣布退休,紧接着Wand仙逝,这批一战前出生的精英分子已然退出历史舞台。
* l4 U! T0 X2 L: a, |: ~. p. h 旺德(Gunter Wand,1912/01/07——2002/2/15)属于德奥传统指挥家。在他近70年的指挥生涯里,以指挥贝多芬,勃拉姆斯,布鲁克纳等德奥作曲家的作品而享有盛誉。旺德早年曾在德国科隆等地的音乐学院求学,师从贾尔纳克,鲍姆加特纳等人。从1939年到1944年,他担任了迪特莫尔德和科隆的一些乐团的指挥。而在1944年和1945年连续两年,他指挥了萨尔斯堡的莫扎特乐团。1945年,旺德就任科隆歌剧院的音乐总监,并担任这一职务长达30年之久。在这30年里,旺德指挥演出了许多非常成功的演出。在他的精心调教下,科隆歌剧院及其乐团成为了德国首屈一指的歌剧院和乐团之一。1974年,歌剧院将终身指挥这一头衔颁给旺德,但指挥家却在担任了伯恩交响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之后将这一职务辞去。1982年,旺德执棒北德广播交响乐团(NDR— Sinfonieorchester)。年届70的指挥家,在这一位置上,兢兢业业,老而弥坚,创造出其指挥生涯的又一座高峰。在八十年代,他指挥乐团录制了贝多芬,勃拉姆斯,布鲁克纳的交响曲全集,被奉为典范。1991年,当旺德离开NDR的时候,乐团将乐团荣誉主席授予了他。从1991年起,他开始定期指挥柏林广播交响乐团举行音乐会。. T% [& y: a% O+ O
旺德淡泊名利,甘守“清贫”,绝少在音乐会以外的社交场合露面。凭藉他的实力,他应该可以获得比现在得到的更高的声誉,但他的甘于淡泊,谨言慎行和对音乐的奉献精神,却使他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人格上都无愧“伟大” 二字。作为老一辈硕果仅存的指挥大师,旺德和当今全球化“喷气式飞机”的指挥的作风是大相径庭的。他始终保持着隐居一般的生活,对待乐谱是充分尊重作曲家的原意,排练充分而精确。他对音乐保持着的热忱,使他到了绝大部分同行都挂冠而去的年龄时,他还保持着高涨的热情和能量去指挥。但是不幸的是,在2002 年2月15日,旺德老人在位于瑞士Berne附近的一个小村“Ulmiz”的家里去世,终年90岁。在一个月前,就是在大师90岁生日前,他的健康开始出现问题,右手摔断。其实近年来,他因为身体衰弱已经减少演出了。
x+ {; x' h2 b, f! v 随着指挥大师君特·旺德在2002年以九十高龄去世,一个指挥艺术大师云集的时代也最终结束。旺德也许是支撑到新世纪的唯一一位元老级人物。
9 t' ^3 ~( _, E) h2 Q在这些二十世纪末的指挥大师里,旺德是我最为崇敬的一位,当然不是说我不喜欢卡拉扬、朱里尼、波姆、约胡姆等等,而是旺德那种淡泊名利,在音乐艺术上默默耕耘的品格更让我钦佩,而他呈现出的音乐又是如此生气勃勃,浑然天成,令人仿佛能穿透音乐作品表层被人为付与的各种矫饰,而直达音乐本质。大师直到晚年才籍着一系列现场录音唱片让世人广为认识,虽是“大器晚成”,但他的艺术贡献最终得到了应有的赞誉。我对他的生平了解不多,但从大师晚年的现场录音里,还是深深感受到他深厚的功力和对音乐的赤诚奉献。 : n1 O) m9 o: U# j; z
关于旺德的指挥艺术,曾见过有的评论认为他太保守,太清淡,缺少灵气,甚至认为他只不过是因为世纪末许多显赫的大师相继逝去,“猴子称大王”而已。我心中不禁为大师鸣不平,我怀疑这样说的人有没有真正听过旺德的录音,或者只是想当然、人云亦云?我也曾经受到误导,以为旺德的指挥只是温吞水般平平庸庸,直到认真聆听后,才发现旺德的指挥其实充满了质朴的生命力,流畅丰富而不失浑厚和刚劲的力度,不信,请听听舒伯特第九(柏林爱乐现场版)的最后乐章,或者勃拉姆斯第一(北德广播现场版)最后乐章,试问,除了托斯卡尼尼,还有谁能在七老八十后还能奏出如此震撼人心和激情充沛的音乐?真是老而弥坚!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 P# r+ X: y8 |$ T 旺德的艺术里绝无矫饰的成分,也没有别出心裁的机巧,感觉音乐完全是从心灵流淌而出,直接流进听者的心田,而又不失细腻,这是我的最大感受,也是大师的独到之处。许多指挥家在晚年往往速度都会变慢,甚至陷入沉思冥想中,以探求深刻的内涵,但旺德的节奏丝毫没减慢,而且在相对比较快的速度下仍保持细节的清晰丰富和整体的深厚有力,音乐气韵生动,呼吸自然,足见其功力之深,即使与同时代的大师相比,也绝不逊色。北德广播交响乐团的音色并不华丽,但却厚重而细腻,层次丰富,和大师的风格相得益彰。
- w* C6 Z& m( L+ v$ n. j, X/ ~ 旺德晚年的保留曲目不多,集中在贝多芬、勃拉姆斯、布鲁克纳这3B和莫扎特、舒伯特、舒曼、柴可夫斯基等的交响乐,还有少数的现代作品,这些现场录音都值得一再欣赏,很耐听! " \ c: i8 T) e9 T& ?* m, y
9 v# C0 h/ V p. g% v" B★专辑曲目:
- ^0 S$ x1 A9 v3 J1. Symphony No. 9 in D Minor Op.125: 1. Allegro ma non troppo, un poco maestoso & H4 R6 O) ^% ^+ m8 d
2. Symphony No. 9 in D Minor Op.125: 2. Molto vivace
" ?( \; |* v6 @! B; b M$ i0 u/ [3 V3. Symphony No. 9 in D Minor Op.125: 3. Adagio molto e cantabile 8 C, n$ G/ ?6 q
4. Symphony No. 9 in D Minor Op.125: 4. Presto - Allegro assai 9 W4 W' \. T" w: B
% C: U. V8 |3 Z4 E H( `
4 j8 g( r* R) W8 O
' i- x3 h( c1 c+ \( R8 g
( }# v+ `7 E1 W) m( g1 N# e: A5 c& a: I b4 r/ U; T% S; ~, h+ @) Z
* ^2 U5 a% y9 Z" ]& D5 ]
|
|